财新传媒
特色 > 财新周末 > 体坛 > 正文

当篮协扯起“民主”大旗

关军
2008年09月28日 17:52
民主或投票权,可能是一个好东西,但也不是怎么玩都好,搞得不规范,同样会成为权贵的玩偶,或为权力寻租提供空间

    中国篮球协会有望经历自己的一个“第一次”——首度成为“民告官”的主角。可能的原告是广东凤铝篮球俱乐部,他们已经组成了接近一个篮球阵容的律师团,还召开了发布会,磨刀霍霍。
    这件事成为今年篮球圈最大的场外新闻,当事各方都在试探性地出招,并观望着事态的进展。
    因为刚遭遇了一场车祸,广东凤铝集团的董事长吴小源最近拄起了拐杖。但对他来说,或许在篮球上的“伤害”要严重得多。
    按凤铝方面的说法,他们两年为篮球俱乐部投入了4000万元人民币,获得了中国男子篮球联赛(NBL)的2008年度冠军,以为理所当然地可以晋级最高级别的CBA联赛。但是中国篮协却突然宣布进入CBA的资格需要联赛委员会投票产生,要搞民主,结果成绩最好的凤铝俱乐部在16票中只得到可怜的1票,无法晋级。
    一条希望以雄厚财力投身中国顶级篮球联赛的大鲶鱼,瞬间成为了“民主”的牺牲品。
    在中国的铝型材行业,广东凤铝财大气粗,很少受人欺压;初涉篮球圈,他们却遭遇当头棒喝,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而中国篮协方面也显得义正词严:我们这是完全按规则行事,凤铝不得无理取闹。
    一时间,双方各执一词,让人一头雾水。
    关于“凤铝事件”,我询问了几位专业篮球记者,结果并没有获得一个清晰的内幕故事。他们的描述,反倒把事件搞得越发的“罗生门”。
    有一种圈内的说法是:中国篮协考虑到CBA联赛整体布局,希望直辖市天津进入CBA版图。同时,他们(包括某些俱乐部)也忌惮广东地区出现第三支CBA球队。这种说法的潜台词是,广东凤铝确实是被中国篮协“拿掉”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凤铝本来就不想玩了,于是选择高调退出,吸引了眼球,又赚取了同情。
    我无意参与这种复杂事件的猜测与评判,只是想提醒人们:在纠缠于表面是非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忽略事件中的一些基本常识。
    篮协反复声称自己完全按联赛准入的规则办事。问题是,那真的是一个很合理、很公平的规则吗?
    为了保证职业联赛的规范,在成绩之外设置一定的准入标准,这本无可厚非,比如俱乐部的梯队建设、基础设施、资金保障、经营能力,都可以作为考量的标准。但是,绝大多数标准都需要有一个刚性的指标,而不是靠完全依赖于几个人主观意愿的投票。
    没有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审核机制,其实损害的是所有投资人的信心和利益,最终也将殃及联赛自身的生存。
    所谓的联赛委员会,应该是这个审核规则的制定机构,而不应该直接成为评判机构,越过规则程序判定他人的“生死”。
    联赛委员会以投票的方式否决了凤铝的晋级资格,声称是“民主”的结果,却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否决理由。在我看来,这也属于民主的滥用,或者说把民主当作了幌子。
    。
    联赛委员会的16票,超过半数掌握在各个CBA俱乐部手里,这样的投票机制让吴小源难以信服:“用投票选对手,跑110米栏的,谁会投刘翔和罗伯斯的票?”说得不无道理。
    凤铝与篮协的争执,我觉得最终不了了之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这是一起行业内部的纠纷,无法上升到司法层面。而在行业范围内,篮协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凤铝其实是告状无门。
    长期以来,当舆论抨击中国足协和中超联赛的糟糕,中国篮协和CBA总是被搬出来,作为尊重市场规律、有所作为的例证。我想这样的美化有些一厢情愿。中国篮球的改革有一个很明确的榜样,那就是NBA,这确实帮他们走了一些捷径。但是究其本质,中国篮协毕竟是一个行政部门,而非真正的行业协会。滋生中国足协各种问题的土壤,中国篮协也完全具备。
    一个可以专权的人,会主动出让自己的权力吗?常识告诉我们,不大可能。所以,假如我也有投票权,我还是要对中国篮协投一张不信任票。■
   
作者为《体育画报》主笔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