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特色 > 财新周末 > 体坛 > 正文

选择呆在北京

2008年08月11日 15:08 来源于 caijing
当29个礼花组成的大脚印缓缓走来,当高大威武的国旗手在全场高唱的国歌声中将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回忆起身边多年来发生的变化,我不能不感动

  时下有些流行的网络词汇:所谓“避运”,是指为避开奥运会离京到外地去;所谓“受运”,就是指为了观看奥运会或体验这份热闹在奥运会期间呆在北京;所谓“怀运”,指一些居住在北京之外的中国或外国公民,在八月满怀热情想来北京的一种行为……
  2008年8月8日,本该是我在香港学校注册的日子,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我把日程推迟了,选择留在北京“受运”。当然,我并不想看比赛,因为我一张票也没有买。

我对母校是安全的吗?
  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五环其实有点沉。接踵而至的“事件”让本就紧绷着的神经越发地紧张。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每一个呆在北京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大的不便是交通。或许是此前地铁坐得不够频繁的缘故,抑或是单双号限行后地铁负荷激增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由于多条地铁线同时开通准备不足,地铁走走停停、严重晚点的状况经常可以碰到。最壮观的一次是在东直门站,整个候车大厅内塞满人,而且几乎全部在等候内环方向列车的景象,让我担心是否会有踩踏事件发生。
  再说说现在北京的高校,尽管是假期,但静得似乎有点夸张,主要原因是,想进学校太难太难。
  我是毕业生,去香港前还需要在学校办理一系列手续,进校门时被保安拦住。
  “你好,请刷卡。”
  “我是毕业了,卡刷不了。”
  “对不起,没卡不能进。”
  “我来办手续,卡可以给你看看,就是刷不了。校友卡可以?身份证可以?我身份证还是学校地址。”
  “除非有人出来领,否则不行。”
  “……”
  当然,最后我还是进去了,而且后来又去了好几次,但都是通过“非常规的方式”,我不理解的是,真有必要这样吗?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