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特色 > 财新周末 > 体坛 > 正文

讲波佬的趣味

□张晓舟/文
2008年07月04日 23:14
足球不光是用来踢的,也是用来说,用来笑,用来哭,用来吵架,用来扯淡,用来谈情说爱的

  。无非是让无聊的生活变得有趣,给人一种美妙的幻觉:生活,算个球呀。
  受气包福拉多老师怒斥媒体也要为中国队的失利负很大责任:“你们一脚球都没踢过,凭什么说三道四,说我们应该踢两个还是三个前锋?”他指责媒体“冒充专家”。如果只有专家才有资格说三道四,那么足球最好到专家高级VIP会所举行,搞得比高尔夫还贵族。
  可惜,有多少球迷就有多少伪专家,足球的魅力和快感就在于它可以任由人说三道四。而媒体中最有资格说三道四“冒充专家”的,当属电视解说员。本届欧洲杯再一次抬高了中国电视足球解说员的地位,也许在欧洲大家都是在全身心看球,但在中国,大家不只在看球,还在关注说球的。说球人即电视解说员,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一个踢不好球的国家却如此热衷于说球、热衷于讨论电视解说员,这说明足球在中国真是汹涌澎湃,更说明在网络时代,中国人民都是汹涌澎湃的话痨子。
  如今宋世雄老先生要为奥运重出江湖了。在宋世雄时代,中国人民还不大知道自己该说什么,那么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人嫌宋老师话痨,他的机关枪风格是一种单纯幼稚的激情,没什么营养,但热量劲爆,如果把电视或收音机调大声一些,没准还能用来吓蚊子。“8号把球传给9号,9号把球传给10号,10号又把球传给了8号!”听上去足球场上大家递砖头递得不亦乐乎。宋老师出山,即使只是为了怀旧,我也欢迎,不就是个球吗?但如今是黄健翔时代。
  一个足球解说员能够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普及性知识,我们必须首先赞美时代的进步。
  黄健翔出山对撼老东家CCTV,就像菲戈面对巴萨,只不过猪头都是扔向CCTV的。黄健翔成为CCTV之外的另类先锋,甚至成了反CCTV的一杆大旗,这都是人民的需求,很原始的需求:别让我别无选择地永远只能吃你们家的饭,搞得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多一个选择就是多一份自由。
  于是,欧洲杯演绎出“黄健翔段暄激情大PK”。也许双方实力差距没那么大,如同德国对奥地利,但在人气上,德迷到处都是,但奥迷确实没怎么听说过。段暄多少成了CCTV5的替罪羊。
  我个人比较喜欢段暄,他有资深球迷那种对足球直楞楞的狂热。但要当明星可不能太直楞,必须适当装装逼,有时冒充一下专家。段暄的朴实在糟糕的时候会令人昏昏欲睡,他的狂热在夜半三更的时候则可能诱发阁下心脏病突发,至少是吓醒邻居家的狗起来跟着段老师狂叫。所以看CCTV5虽然容易打瞌睡,但不用担心会睡着。段暄是个大闹钟,几分钟会闹一次。
  段老师这次欧洲杯创造了一个经典句式:“球进了——吗?”在“球进了”之后一二秒,他才发现球是打在边网上。
  我真的不是在嘲笑段暄,正如韩乔生的口误可以升华为现代汉语的幽默经典,段暄的一时走眼也造出了一个牛逼句式——
  油价跌了!——吗?
  房价跌了!——吗?
  股票涨了!——吗?
  ……
  正因为话痨汹涌澎湃,所以总得海里捞金。网上每日有人记录整理黄健翔语录,这种对语录的执着追求,惟有从前罗永浩可比。这就像吃牛肉面,一上来先挑牛肉吃,连牛肉渣也不放过。但是如今肉价涨成这样,一碗牛肉面里头经常也就一两片牛肉。北京的牛肉面现在都是“牛肉斋面”,还不如把那一两片牛肉拿掉,既还斋面以清白,又不辱没牛肉。我的意思是:成天抱着被语录雷倒的心态去看球,你累,黄健翔更累。
  CCTV5采用了一种非常落后的解说战术,把段暄一个人孤零零扔在前线,给他一个大喇叭让他冲祖国人民喊话,让他一个人孤独地玩激情,而刘建宏和专家们(张路、徐阳、陶伟、宫磊)在后方、在赛前赛后和中场休息时玩专业。
  但一个人玩激情是很累的,首先没人分担,一个人说到眼冒金星必然讲多错多,再说没人对话也就没火花。你把他一个人扔到前线,他可能一不留神在战壕睡着了,也可能一不留神就光荣牺牲了。
  然而,足球解说就只有激情、只有专业可以PK吗?难的并不是激情(说球人不可能不对足球抱有激情),也不是专业(请专家一起讲球并不难),难的是趣味。最缺的,是趣味。
  在我看来,最具趣味的足球解说来自香港。香港的足球比赛,有时候观众比场上的人还少,为何一个足球水准如此低的地方能有如此高水准的足球解说?
  一、观球历史漫长,更资深,更见多识广;
  二、心态更健康,无须动辄把个球球上升到民族大义,也无须成天为中国足球剪不断理还乱,一直扯到宫外孕。足球对他们来说离生活更近。
  三、因此,说球人或“讲波佬”更平和自然,更纯粹,也更人性,更市井,更生动活泼,充分散发粤语方言的魅力。
  何辉和丁伟杰是粤语解说最佳代表,尤以目前效力于广东台的何辉最令人欣赏。其长处不在于激情,其语调永远是中速的、匀速的,不会一惊一乍,其长处也不在于专业,尽管他也曾是球员,但陶伟等人不也曾是球员吗?陶伟虽然很专业,但如果你听过何辉没什么废话的解说,就很难再忍受北京大老爷们儿煞有介事的经典句式——“作为……来说”。陶伟推广了这种可怕的语法。
  广东台不玩孤胆英雄,而是打人海战术,四五个人一起讲球,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何辉是核心,重在分析技战术层面,陈维聪、陈宁穿针引线,香港前裁判陈谭新专攻裁判,罗海文负责读报纸背资料……有时还加上另外两个不错的讲波佬江仲德和詹俊。
  写文章都难免有笔误,而口误机率当然要多得多。但解说的人一多,就可以减少口误和错误,更重要的,粤语解说员更容易创造一种围炉夜话的氛围。黄健翔是站在火箭发射台,(如果讲的是中国队,那就是审判台),CCTV5是世纪大讲坛,而广东台(当然学的也是从前香港台)是围炉夜话。
  关于粤语解说的语言魅力,我不举方言的例子,只讲用词。比如说,两个球员配合默契,粤语解说用的词是“眉来眼去”,说球员用身体堵枪眼,则是“以身相许”。想当年,广东报纸的足球报道充斥着“梅花间竹”(撞墙式配合)、“衔枚疾进”(带球前进)、“穿花蝴蝶”(连过数人)、“真真假假、假作真时真亦假”(假动作过人)这样的漂亮修辞,而如今哭着喊着“漂亮足球”的媒体写出来、说出来的却是那么多的垃圾语言。
  语言的沦落就是趣味的消失。■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