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特色 > 财新周末 > 人文 > 正文

马比喻 王口音

□黄集伟/文
2008年03月21日 18:18
马未都的刻意内敛,反倒因为特异而突兀;王宝强以河北版许三多的特异化口音带给我们丰润暗示

 


  
  

  
(一)比喻
  马未都是经由央视金牌栏目“百家讲坛”为大众所熟知的。假使非要将他与易中天、于丹相比,他的红人之途进展稍慢,属慢热型。这跟他的讲述主题相对狭窄、相对专业有关,也与他拒绝励志、拒绝一味地熬制心灵鸡汤有关……而从语文上看,则与其辞令的刻意内敛有关。
  有趣的是,与这种内敛相反,马未都的追捧者所自诩的“马屁精”,则相当耀目。在语文,这一“粉丝专用名词”夸张而幼齿。不过,粉丝语文不仅向来以“夸张”为要,而且,在非粉丝眼中,它还必须强调肉麻,追求肉麻……为了传递那种死心塌地、昏昧执著、无怨无悔的“爱”,“肉麻修辞”最为奏效。
  当然,马语文的刻意内敛,在公众传播领域,反倒因为特异而突兀。因突兀而个性化,让那些更为专业、更具知识准备的受众在慢热的过程中渐次培养出稳固的忠诚度。“马语文”本身也确有来自专业和经验两个向度的真材实料,这使得他的语文在坚实细密之外,又不乏活络亲切。
  甚至它与马“文学编辑”出身亦有关联。他的语文是阅历与经验、知识与文采无隙混合搅拌出的通透简明,晓畅活络,一种远离学院腔的“人话”……听他说古,就能知道他私下里用过多少功;听他谈天,也能在他信手拈来的繁多妙喻里窥见其广博的生活经验。
  比如,说文物鉴定,他不躲闪,不迁就,坚定而自信:
  “大部分民间藏品对我都是‘一眼货’;凡是一见东西就磨磨叽叽、吭吭哧哧的‘专家’鉴定大都没戏。”
  而他有关“一眼货”的比喻,则是从生活阅历层面切入,也是饶有趣味:
  “当你看到你的儿子从幼儿园门缝中露出半张脸,你马上就做出正确判断,立刻满脸堆笑,迎上前去;而不需等儿子走到跟前,脱去衣服,看看后背上的胎记才能确认是自己的儿子。你的迅速判断源于你对儿子的熟知。”
  马的比喻让我想起学者钱钟书。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即以博喻见长。在《围城》里,类似“局部真理”的妙喻俯拾即是,甚而已是家喻户晓。
  “有人叫她‘熟肉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见钱钟书小说《围城》)
  马的比喻让我想起作家冯唐。
  在冯唐的诸多专门聚焦于“膀胱和肾的物理压力”之类青春往事的小说中,他甚至会不惜重墨浓彩,比喻一泡尿:
  “我的小便真雄壮啊,我哼了三遍《我爱北京天安门》和一遍《我们走进新时代》,尿柱的力道没有丝毫减弱,砸在水泥池子上,嗒嗒作响,溅起大大小小的泡沫,旋转着向四周荡开,逐渐破裂,发出细碎的声音,仿佛啤酒高高地倒进杯子,沫子忽地涌出来”……(见冯唐小说《北京北京》)
  如此活灵活现的比喻看似简单,可想信手拈来,不仅需要多种阅历、经验的渐次叠加,更需仰仗作者的文学天赋和超强的文字敏锐度。
  我向来用比喻句这种似乎不过小学生作业式的小玩意儿去揣摩或感知一个作家语文的基本价值。我的判断是,一个以文为生者不能在“比喻课”上拿个好成绩,实在说不过去。说的更直接,没有比喻,就没有文学。写不出夺人之喻的作家,无妨趁早自行转行。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