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特色 > 财新周末 > 人文 > 正文

草根如何对抗体系之变?

□李多钰/文
2007年11月24日 19:08
当代艺术突然身价暴涨,人们突然发现历史比以往更值得凝视,其发光点比以往更值得挖掘


2006年10月10日,北京798工厂内墙上的涂鸦

当中国当代艺术突然之间身价暴涨,当代艺术家们也突然间走上风光的世界舞台前,参与其中的人们突然发现,历史比以往更加值得凝视,历史中的发光点比以往更加值得挖掘

星星画会:不甘心的史前印象
  最近月余,关于八五新潮与星星画会的纪念展会活动与消息不绝于耳,争论也不绝于耳。争论的焦点在于,星星画会和八五新潮,究竟谁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原点”。
  “原点”之争起因于“八五新潮”展。这个展览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当作开幕展在今年11月推出,副题是“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正是这个毫不含糊的副标题正面触动了历史的机关。一时之间,谁是“原点”这个本不被公众关注的艺术领域话题进入到公众媒体的视野。
  星星画会创立于1979年。当年9月27日,中国美术馆东侧的栅栏上挂满了雕塑,吸引了大批观众。因为强烈的反体制色彩,星星美展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1980年8月,星星画会在中国美协主席江丰的安排下,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参观者每天达到上万人,此后,画展没有再被批准,画展主力们迫于政治压力,纷纷出国。
  星星画会由业余美术爱好者黄锐、马德升、王克平发起,参加者包括严力、艾未未等艺术家,美术学院的学生,也有钟阿城等诗人,所以星星画会与《今天》诗刊密不可分。今年11月20日,在南京艺事后素现代美术馆策划的星星画会回顾展上,“今天”诗人芒克、多多等与画家们共聚一堂。为模拟当时诗人和艺术家交织在一起的情境,画展同时伴随“一代人”诗歌朗诵会。这个回顾展被命名为“原点”,正面回应了“八五新潮展”的副题。
  与星星画会的自发与草根色彩相比,八五新潮的学院派精英色彩浓郁。按照“八五新潮展”的官方介绍,八五新潮指的是——
  “1985年(开始),数以千计的年轻的艺术家在没有机构、画廊和市场的支持下,借用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和形式,在全国各个城市内发起了数百个激进的实验性艺术展览和活动。在 1985年—1990年这一期间涌现出大量年轻的艺术家和极具挑战性的作品,在理论界也出现了空前热烈的讨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85新潮运动’。
  “’85新潮……动摇了中国几十年来的主流艺术观念……中国艺术从此不可逆转地跨入了一个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时代。自此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结构在八五新潮时期已经形成。”
  在这种论述的背后,必须关注到,八五新潮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源地和主将基本出自八个美术学院,但在这八个主要的美术学院内,“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严格意义的可供反叛的学院派体系和艺术史课程谱系”(引自朱其《回到原形:重新评估二十年(1985—2004)》),所谓反抗,实际上仍然是体制上的反抗。艺术评论家高明潞因此倾向于认为“八五新潮艺术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前卫艺术,严格的说是一种精英主义艺术”。
  尤伦斯艺术中心推崇八五新潮当然有他主流派的道理。对于收藏家来说,容易定义是价值的催化剂,可观的创意生产力是价值的巨大容器。星星画会虽然引时代潮流之首,但是早夭而且主力在热潮来临前纷纷出国,无法实现收藏价值最大化。尽管不甘心,这个“原点”被归入“前传”、“史前”理所当然。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