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朝鲜曾经的第二号人物、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 自其父金正日2011年底去世后,金正恩已经撤换了朝鲜的218名高层军队、党内或政府官员,人数几乎占到了高级官员的一半。当初陪同金正恩护送金正日灵车的“扶灵七老”中,除张成泽以外,主抓军事安全的三人也全部被免职。
0条评论 | ![]() |
金正恩再次当选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
当地时间4月9日,朝鲜平壤,朝鲜第13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再次当选最具实权的“一号人物”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
金正恩当选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
2014年3月10日,朝鲜中央选举委员会发表公报,宣布根据计票结果,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以百分之百的赞成率当选第13届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
这次选举结束后朝鲜举行第13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组成新一届政府。最高人民会议是朝鲜最高权力机构,其代议员每5年选举一次。【详情】
朝媒公开金正恩妹妹职务 行使如姑姑当年角色
11月27日,朝鲜媒体首次披露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妹妹金与正的职位: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这位曾“养在深闺”的妹妹,正在行使如姑姑金敬姬当年在金正日身边一样的角色,成为金正恩治国的亲信力量,正式公开进入高层核心圈。
金与正1987年生,是高英姬的之女,与金正恩同父同母,1990年代末曾同金正恩一起到瑞士留学。(来源:新华国际)
时隔半年 金正恩姑姑再度电视露面
10月12日,韩媒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姑姑金敬姬在国家电视台重播的纪录片中再度露面,使外界更加相信,尽管她的丈夫已被处决,但她并未被排除在朝鲜精英权力圈之外。
金敬姬上一次在电视上露面是4月29日,当时朝鲜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一部关于金正恩努力推动朝鲜体育事业的纪录片。在纪录片中,金敬姬站在金正恩身旁,陪同视察一个足球场。(来源:参考消息网)
从强大后盾到强劲对手,也许只是一念之隔,金正恩似乎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自掌权以来,朝鲜党政军高层经历大洗牌,换掉了一批元老,50后少壮派已经逐步进入核心权力圈。在张成泽落马前,陪同金正恩护送金正日灵车的七位元老中,主抓军事安全的三人全部被免职。年轻的金正恩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个人权威,成为朝鲜名义上、实质上的最高权力惟一核心。【详细】
张成泽1946年2月6日出生,朝鲜江原道内川郡人,毕业于金日成综合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和金日成高级党校,早年曾赴莫斯科留学。
他政治生涯的最关键人物是他的妻子、金正日的妹妹金敬姬。二人为大学同学,1972年结婚。1982年,他出任朝鲜劳动党党中央青少年事业部副部长,开始在执政党内担任要职。2002年,张成泽受金正日之命,“史无前例”地率团访问韩国。
2004年,金正日妻子高英姬去世,朝鲜核心权力圈出现动荡,也恰在此时,张成泽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有报道指他被金正日逐出平壤。两年后,他复出政坛,并率团访华。随着朝鲜接班压力增大,张成泽的仕途一路晋升:2007年,他出任朝鲜劳动党中央行政部部长,2010年任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在金正日死前一个月被授予大将军衔。
除了“摄政王”地位,张成泽还被外界视作朝鲜经济改革重要人物。金正日时代,他曾率朝鲜高层代表团赴韩国考察;2012年8月,他率团访华,与时任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共同主持了中朝两个经济区“开发合作联合指导委员会”的会议,令中朝经济合作议题备受关注。【详细】
根据朝鲜官方媒体报道,张成泽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13年11月6日会见到访的日本前职业摔跤运动员、现国会参议员猪木宽至;最近一次与金正恩一起公开露面是2013年10月10日共同出席一场音乐会。2013年二人一起公开露面52次,远少于2012年的106次。
2013年12月3日,韩联社在援引韩国在野党民主党议员郑淸来的话称,韩国国家情报院已向议会透露,张成泽的两名亲信已被公开处决,之后张成泽再也没有公开露面。另一位执政党议员随后也确认了该消息。【详细】
2013年12月9日,朝中社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8日在平壤举行,会议宣布张成泽一伙有反党反革命行为,解除其一切职务并开除出党。【详细】
2013年12月12日,朝鲜国家安全保卫部特别军事法庭判处张成泽死刑并立即执行。【详细】
2013年12月13日,朝中社发布了对朝鲜前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的判决书。文中用“恶毒的政治野心家”、“狗不如的渣滓”等词汇形容张成泽,称他怀着“篡夺当合国家最高权力的野心”。
判决书称,张成泽借助美国和韩国的“战略忍耐”政策和“等待战略”,从很早用尽一切手段和方法恶毒地企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天下头号千古逆贼、卖国贼。(查看判决书全文)
中国:这是朝鲜的内部事务
2013年12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是朝鲜内部事务。作为邻国,我们希望朝鲜保持政治稳定,实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幸福。中方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详细】
韩国:做好万全准备
2013年12月13日,韩国政府在总统府青瓦台举行国家安全政策会议,讨论近期朝鲜方面的有关情况,随后以统一部发言人金义道的名义发表声明并举行了记者会。声明说,韩国政府将沉着应对所有可能的情况,为此做好万全准备,并与同盟国及有关国家开展紧密合作。
日本:冷静监控局势
2013年12月13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日方正“冷静监控局势,与其他国家保持联络,收集相关信息”。菅义伟说,日本正分析朝鲜处决张成泽是否会对停滞已久的日朝关系正常化谈判、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造成影响。
美国: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2013年12月12日晚,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副发言人帕特里克·文特雷尔接受韩联社采访时借机指责朝鲜政权,同时说美方“密切关注朝鲜事态发展并与地区盟友和伙伴协商”。
朝鲜专家认为,此举显示,与其说朝鲜出现不稳定因素,不如说是金正恩在巩固权力的迹象。“虽然在表面上有分析会认为这是不稳定因素,而且还存在不清楚的地方,但我认为,这是金正恩迅速加强权力的早期迹象。”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金兴圭(Kim Heung-kyu)介绍,朝鲜国内政治历史上,在稳固权力的过程中领导人经常逐出二号人物或周边人士。【详细】
朝鲜的人事变动,在金正日去世后屡有发生。事实上,自金正恩上台以来,其早已开始了对朝鲜军方的整肃。根据韩国统一部(Unification Ministry)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自其父金正日2011年底去世后,金正恩已经撤换了朝鲜的218名高层军队、党内或政府官员,人数几乎占到了高级官员的一半。【详细】
韩国庆熙大学国际政治教授朱宰佑:中美对朝鲜问题的威胁性认知并不完全一致。但我想近来一段时间,中国对朝鲜的危险性、对政权的不可靠性的认知正向我们的认知靠近。张成泽被处决也让中国认识到了朝鲜政局的现状。【详细】
韩国情报部门负责人南在俊:张泽成的死因并不是《判决书》中所说“企图颠覆政权”,而是其试图在一些商业交易中主导利益分配,例如朝鲜与中国的煤炭交易,从而引发朝鲜(政治)精英的不满。【详细】
财新博主邱林:早在金正日时代,中国就不断向朝方宣传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好处,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朝鲜,符合中国的利益,但没能收到任何效果。现在,金正恩肃清张成泽,朝鲜的“中国式改革”声音将被严重削弱甚至被禁止,而主张改革人士的命运也好不到那里去。【详细】
《纽约时报》:张成泽一直是朝鲜统治精英阶层的核心人物,更被视为金正恩的摄政王,他遭戏剧化解职的消息,凸显金氏家族掌权的60多年里,“朝鲜政府几乎总是对其内部运作、权力斗争和诡谲行为秘而不宣。”【详细】
《经济学人》:张成泽的影响力早已不如以往,他的下马对朝鲜政局并没有大的震撼性。因此,应该关注的是:谁策划了他的下台,又是谁将从中得利。【详细】
新闻从来是易碎品,因而记忆往往被笔削。众声喧哗之下,媒体不免疲于奔命。舆情兴勃亡忽,制度推进却付之阙如。动车事故之于发展模式、校车惨剧之于教育体系、郭美美之于慈善事业,双汇蒙牛之于食品安全,均为亡羊补牢之机,然而时过境迁,难免意兴萧疏。
“纪念日”有感而作,拾掇故事,回访旧闻,以矫“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之失,敬请读者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