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获得TD-LTE牌照。随后的12月18日,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4G商用服务。2014年6月27日,工信部发文批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在全国16个城市开展LTE-FDD和TD-LTE的混合组网试验。至此,三大运营商在4G领域正式展开争夺。
0条评论 | ![]() |
10月3G用户首现负增长 手机用户向4G迁移
工信部公布的2014年10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0月份3G用户首次出现负增长,当月净减85万户;同时,2G用户减少超过970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4G用户净增突破1450万户,再创新高。
今年是4G商用的第一年头,三大运营商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目前中国移动收拢了最多的4G用户。今年10月份,中国移动的4G上客量约为1350万户,4G用户累计超过了5000万户大关,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目标。
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目前正在40个城市展开混合组网试验,等待FDD制式的4G牌照发放。其中,中国联通在不久前的产业链伙伴峰会上公布了全面参与4G竞争的2015年“双4G领先计划”,该公司计划在2015年实现全产业链1亿台“双4G”终端的销售目标。(来源:北京晨报)
4G手机在售机型突破300款
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发布报告称,2014年10月,中国4G手机市场在售机型数量达到319款,较9月大幅增长近40款,4G手机市场热度也随之水涨船高,大有成为用户关注主流的趋势。从厂商数量来看,4G手机市场厂商数量达到51家,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迅速提升。
报告显示,10月中国4G手机市场参与竞争的厂商中,苹果独占20.9%的关注比例,华为与三星旗鼓相当,分别以13.9%、13.4%的关注比例排在第二、第三位。魅族领先联想1%,位居第四。HTC、OPPO、vivo三家品牌关注度集中在4%至6%之间,竞争激烈。从品牌归属来看,最受关注的10款4G机型分别来自苹果、联想、三星、魅族、华为、索尼、HTC七家厂商旗下,其中苹果、三星、华为均有两款机型入围,其他四家品牌均有一款机型上榜。
从价格结构来看,市场上售价在1000元以下的4G机型数量最多,达到219款,1000元至2000元中端机型数量也超过百款。值得关注的是,售价在5000元以上、以苹果iPhone 6为代表的高端机型数量也在10款以上。(来源:北京日报)
随着4G发牌,运营商之间将掀起新一轮的竞赛,这意味着市场格局将再次改写,消费者有望在市场竞争之下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现在,中国移动已起跑,而拥有了FDD LTE试商用的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战略和市场策略上至少不会再那么纠结与被动。未来的电信市场格局仍然未定,三家运营商加上越来越多的虚拟运营商,一场竞争激烈的龙虎斗已然拉开序幕。谁能给用户最好的4G体验,谁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在4G时代,可供选择的技术道路除了中移动力推的TD-LTE,FDD LTE目前是全球应用更为广泛的4G技术。二者的区别在于,FDD LTE(频分复用)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TD-LTE(时分复用)使用同一频率载波的不同时隙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
从一开始,中国就是TD技术的支持者,正是在中国的力推下,TD-SCDMA和TD-LTE相继成为3G和4G的国际标准。
但是,TD-LTE并非TD-SCDMA的升级演进版,它和FDD LTE的相似度要远远大于与TD-SCDMA的相似度。上海贝尔副总裁、重大专项办公室和无线战略部负责人王泽权告诉财新记者,TD-LTE与FDD LTE几乎接近90%的技术是一样的,只有无线接入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厂商手里,它需要大量的概念验证、技术测试、规模技术试验后才能真正商用。【详细】
4G最大亮点是网络速度的大幅提升。按照NGMN(下一代移动网络组织)的规定,依托4G技术的网络上传速度可达50M/秒(Mbps),下载速度可达100M/秒。据中国移动内部人士介绍,目前中移动的TD-LTE试验网可以实现的网速比传统拨号上网快2000倍,是3G网速的5-10倍。但是,要想享用4G,用户必须购买能够支持4G的手机,这也给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创造了新的商机。
除了手机,用户可以将4G信号转化为WIFI,或者采用4G数据卡,在多台设备譬如笔记本、iPad上使用4G网络。一位体验过4G的深圳用户告诉财新记者,使用4G,在一台电脑上,可以打开4个窗口,同时播放4部高清大片不会卡。至于下载东西,4M固网宽带下载一部40G容量的蓝光3D影片需要一天,移动4G网络只要2小时,“一般一首歌也就6-7M,一秒钟就搞定了”。【详细】
中国4G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7年。决策者和产业界人士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巨大价值和4G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为了抓住这次全球产业变革的机遇,政府和产业界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合作精神,富有预见性地把握住了规模与成本这一网络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把中国主导的4G技术(TD-LTE)与传统演进的4G技术(LTE FDD)融为一体,形成了全球统一的4G标准,即“一部手机走天下”,可全球统一漫游,共享网络。
中国具备了4G技术完整的端到端产业链,大多数环节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企业不仅具备了自己研发和应用4G技术的能力,而且在广泛地帮助全球其他国家应用这一技术。2012年,日本运营商软银启动了TD-LTE的全国商用服务,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商用的4G技术已经在国际发达电信市场得到了验证。【详细】
4G牌照,是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业务经营许可权,运营商在获得工信部许可后方能经营4G业务。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在3G网络中失利的中国移动对4G的追逐最为迫切,并力推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技术,而非国际通行标准FDD-LTE技术。中国移动早在2012年就在浙江杭州等城市开通4G服务体验。
2013年12月4日,三张TD-LTE牌照尘埃落定,准备已久的4G商用终于开闸。当日下午,工信部正式向运营商发放了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获得TD-LTE牌照,与此同时,固定通信业务将授权给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经营。至于FDD LTE牌照,目前尚未发放。【详细】
中国移动的4G刚一放号,节奏就变了。2014年1月中旬,三大运营商公布的运营数据显示,在4G刚刚商用的12月,中国联通3G用户增加351.9万,环比下滑4.66%,月增速全年倒数第二;中国电信新增3G用户数急剧下滑,仅增加73万,连上个月的零头都不到(2013年11月新增280万)。中国移动则新增3G用户1050.3万,相较于上月新增510.1万,几乎翻番。
4G的出现让很多受不了中移动龟速3G的用户打消了转网的念头,也为中移动拉回了一批过去几年流失的用户。
三大运营商都紧紧盯着用户的转换潮。虽然大规模的客户流失还未出现,但一想到未来有这种可能,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就感到必须做些什么。中国移动推出4G新品牌“和”不久,4G网还没开建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相继推出各自业务品牌“天翼4G”和“沃4G”。【详细】
中移动不甘“管道化”
中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中国移动2014年在建4G网络上,力度非常大。”具体的目标为,到年底建成具有50万基站的4G网络规模,超过340个城市提供4G商用服务,销售4G终端超过1亿部,发展5000万4G用户。
但另一方面,中移动又不甘于仅仅变成一个提供4G网络的“管道”。“全世界传统运营商无一例外地在进行流量经营。”奚国华表示,但是有一天流量也会饱和,所以要保持持续发展,传统运营商就应该进入到内容和应用领域,“如果只做流量,不做内容的话,就会被管道化”。【详细】
中国联通推进4G/3G一体化
2014年3月18日,中国联通在“2014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布了其4G发展战略。无论是终端还是市场策略,中国联通都将全面推进4G/3G一体化,以实现移动宽带领先的目标。
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在全国25个城市率先开展4G网络服务,预计2014年年底,开通4G服务的城市将达到300个。同时,去年年底,中国联通全网已经升级至42M HSPA+网络,预计今年还将继续升级3G网络至更高的速度。【详细】
中国电信快节奏铺网
中国电信不讳言移动用户流失是竞争对手推出LTE服务及加强营销推广、加剧市场竞争所致,投资者们也无可奈何地看着中国电信窘迫了六个月。直到2014年6月27日,中国电信获得工信部批复,允许其在上海、成都等16个城市进行LTE混合组网试验,投资者们才收复一些信心。虽然拿到的只是混合组网的批复,中国电信已经快马加鞭地布网,破釜沉舟开始了4G布局。
中国电信下半年的重心已经锁定4G,路线也已选择FDD LTE。中国电信集团内部人士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以FDD LTE为技术基础做4G是中国电信一直以来的思路。“我们将TD-LTE定位在辅助的起分流作用的网络,只会在核心城市部署,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基本已部署得差不多了。今年重点是FDD LTE,我们希望尽快搭建一张完整的FDD LTE网。获准LTE混合组网试验之后,我们的步伐将更快。”【详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营商进行技术升级的牌照管制应该取消,同时还应进一步开放电信市场。如果电信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的频率分配制度也必须朝更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详细】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所长王志勤:LTE成为发展最快的新一代无线技术,并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TD-LTE与LTE FDD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详细】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4G可能就是最后一代移动通信标准,未来的移动通信标准可能发生改变,WIFI风暴可能会席卷全球,从终端到网络建设,都是如此。【详细】
中国移动CEO李跃:智能终端是4G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智能终端、云计算平台、移动宽带网络是4G发展的几大要素,由此将衍生出许多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构成许多互动的社会信息化系统,创造许多新的发展机会。【详细】
威普咨询全球副董事侯成芬:在4G时代到来之际,运营商单纯做好智能管道也会有不错的盈利,当务之急是尽力做大“数据流量”这块蛋糕。【详细】
新闻从来是易碎品,因而记忆往往被笔削。众声喧哗之下,媒体不免疲于奔命。舆情兴勃亡忽,制度推进却付之阙如。动车事故之于发展模式、校车惨剧之于教育体系、郭美美之于慈善事业,双汇蒙牛之于食品安全,均为亡羊补牢之机,然而时过境迁,难免意兴萧疏。
“纪念日”有感而作,拾掇故事,回访旧闻,以矫“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之失,敬请读者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