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对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视同仁”,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并入到社会养老金体系中。“双轨制”改革在数度失败后终于有了最为有力的一次推进,但迄今为止的一年间,各地仍在制定细则当中,尚未有实质性推进。
2015年3月27日,国务院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下发落实细则。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有26个出台了具体实施细则。西藏、新疆、广东、海南、贵州五地具体政策仍在制定中。
一直以来,中国实行的“双轨制”养老保险制度饱受诟病。为全体国民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险体系,打破职业身份间的制度壁垒,已成为改革共识。2015年1月14日,养老并轨方案正式公布,标志着历经20载的三度改革终于有了实质性推进。
1. 改什么?
1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与企业职工一致,机关事业单位也实行“统账结合”模式,缴费方式、标准与企业职工相同,单位缴纳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2. 改革后会产生什么变化?
一是由单位保障模式变为社会化制度保障:因而,所有单位只需要按规定为职工代扣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此后本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金都由改革后形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目前,有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很多,抚养比(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比例)较高,“现在不堪重负”,胡晓义表示,养老并轨之后,单位只需为在职职工缴费,而退休人员养老金就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实际上减轻了负担”。
第二个是待遇确定机制的变化: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参照两个因素,一是以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计发基数;另一个是按工作年限分档,分为10年以下、20年、30年、35年档次。
而改革以后,养老金计发是按照缴费年限和缴费的工资来计算,因此,缴费水平越高、时限越长,养老待遇也就越高,从而体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
正是由于养老金计发方式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制度与企业职工实现“并轨”,其缴费方式、标准也与企业职工一致,除单位每月需缴纳本单位工资总额20%的养老保险外,个人也需缴纳本人工资8%的费用。具体政策变动还需参照所在省市的具体实施政策。
3. 改革后拿到的退休金是否会变少?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指出,养老并轨后,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退休待遇、缴纳保费后现时收入“都会有所增加,至少是不降低”,为保“增量改革”推进,增加的财政负担可以通过时间推移逐步解决,但将来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因此对于长期资金平衡问题需要积极采取措施。
4. 财政负担加重,钱从哪来?
为了保障“增量改革”的顺利进行,财政支出负担必然加重。并轨后,一方面要筹措3000多万人在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并提高工资待遇;同时还需保证1500多万退休人员养老金不变,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
对此,胡晓义认为,可以通过“把集中的问题分散来处理,用时间的推移来逐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养老保险的基本制度模式是现收现付,部分积累,主要是由工作的一代缴费来供养已经退休的一代。因此,并非由财政同时筹措上述巨额资金,而是可以做财务上的转化。
但胡晓义坦陈,虽然就现实财政能力而言,可以安排好现在的在职职工缴费和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将来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对于对长远的资金平衡问题,需要长期的制度安排。 【深度解读】
养老并轨20年
中国自1958年起便实行干部和工人统一的退休、退职制度,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制度并无本质差异。两者均实行单位统筹下的现收现付制,由单位直接支付退休人员的退休费用,退休后的待遇差别也微乎其微。变化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此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制度渐行渐远。如今再谈并轨,已经过几起几落。【详情】
城镇职工养老压力大
2014年,覆盖全国3.41亿人口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赡养率(离退休人数与参保职工人数的比值)升至33.66%。这意味着,全国参保职工和所要供养的离退休人员比例,达到了2.97:1。平均每不足3个参保者,就要负担1名离退休人员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超过千亿的省份达到8个,但基金总支出中却有3.7%不是用于发放基本养老金。【详情】
城镇职工养老风险高
中国的养老福利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面临很大危机。中国将在未来30年进入快速老龄化。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老龄化水平达14.8%,而2050年则可能有三分之一为老龄人口。另一方面劳动人口持续萎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6-59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7%,比2013年同期减少0.6个百分点,相当于大约371万人。这已经是劳动人口连续第三年呈现萎缩。随着出生率持续走低,推迟结婚年龄等因素,劳动人口萎缩的趋势还将持续。【详情】
“建立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实行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势在必行,这是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目标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
2015年8月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加快基本养老保险的市场化投资运营已经基本铺平了道路。《管理办法》对养老金投资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深度解读】
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左学金:目前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职工与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的比率(即“体制支持比”)大约为3.1:1,意味着3.1个职工支持一个退休人员。按照这个支持比来推算,在实现基础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前提下,20%的缴费率可提供60%以上的替代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养老金的缴费率还有下调的空间。【详情】
财新网专栏作家胡继晔:我国养老金制度在“可持续”方面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近日公布的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全年基本养老保险“亏空”将超过三千亿元,制度可持续性堪忧。而近期山东省划转30%国有股的做法,对于增强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提供了范例。【详情】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养老金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将由待遇确定型向缴费确定型转变,“提职一日游”现象将结束,改革后事业单位间的养老金差别也将显现,有利于去行政化。职业年金缴费比例也将趋同。【详情】
新闻从来是易碎品,因而记忆往往被笔削。众声喧哗之下,媒体不免疲于奔命。舆情兴勃亡忽,制度推进却付之阙如。动车事故之于发展模式、校车惨剧之于教育体系、郭美美之于慈善事业,双汇蒙牛之于食品安全,均为亡羊补牢之机,然而时过境迁,难免意兴萧疏。
“纪念日”有感而作,拾掇故事,回访旧闻,以矫“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之失,敬请读者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