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维基解密披露9万多份美军机密文件

时间:2010年7月25日

2010年7月25日,维基解密网站披露美军9万多份机密文件,曝光驻阿富汗美军滥杀平民的细节。10月22日,又公布了40万份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文件。11月28日,再度曝光逾25万份美国外交机密文件。连续三次大规模的公开美国机密文件,引发国际舆论轩然大波。其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由此成为全球瞩目的超级黑客。

本期责任编辑:李禹諼 张焕平

最新进展

瑞典法院裁决维持对阿桑奇的逮捕令

  2014年7月16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地区法院举行听证会后作出裁决,维持对涉嫌犯下性侵犯和强奸罪的“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逮捕令。

  到目前为止,阿桑奇已在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避难两年,以免被引渡到瑞典。阿桑奇否认在瑞典面临的性侵犯和强奸指控。他表示,担心瑞典当局将他引渡至美国,面临美国对其公布大量机密文件的指控。

  瑞典检方2010年11月指控阿桑奇当年8月涉嫌在瑞典逗留期间性侵犯两名女子,当时身处英国的阿桑奇随后遭英方逮捕。英国最高法院裁定引渡阿桑奇至瑞典,阿桑奇2012年6月在保释期间进入厄瓜多尔驻英使馆寻求庇护。(来源:新华网)

阿桑奇称已4年未见家人 孩子与母亲安全受威胁

  据英国媒体报道,2014年6月19日,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称,他的孩子与母亲受到了威胁,他担心他们的安全。

  报道称,阿桑奇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不明身份的人士恐吓他的家人。他还表示,自己已经4年没有见到家人。阿桑奇说,他会一直栖身在厄瓜多尔驻英使馆,直到有关他未来的障碍消除为止。(来源:中国新闻网)

维基解密称NSA监控阿富汗 记录其所有通话

  2014年5月23日,维基解密网站公布,阿富汗与早先公布的巴哈马群岛一样,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一项新监听计划的受害国。通过这项监听计划,NSA截取了两国的通讯信息,并记录其所有通话内容。

  维基解密称,受到监控的国家的民众,应该知道他们自己被监控的事实。该网站表示,自己不会与美国的监视行为“坑瀣一气”。另外,“维基解密”表示,为了保护信息源,该网站不能公布他们确认受害国信息的方法,通过特定方式,这一消息能够被独立查证。(来源:中国新闻网)

维基解密称被美英政府监控 阿桑奇成搜查对象

  2014年2月18日,维基解密网站刊载声明,称根据斯诺登揭秘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英国政府通信总部对维基解密及其支持者进行监控,并要求美国总统奥巴马指派特别调查员对国安局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

  声明中称,从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项目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所公布的文件来看,美国国安局和英国政府通信总部对维基解密网站进行了监控。一份文件中显示,早在2010年,美国国安局就将维基解密的负责人阿桑奇同“基地”组织嫌疑人一起,列为了搜查对象。另一份文件则显示,国安局打算将维基解密打上“境外邪恶势力”的标签,以方便其将维基解密的工作人员、合作伙伴以及支持者都列为目标。第三份文件则显示,美国国安局的英国合作伙伴,英国政府通信总部也曾对维基解密及其读者进行监控。(来源:中国新闻网)

纪念理由

  阿桑奇和维基解密的存在,当让媒体反思:哪些是政府应当公布的信息?谁有权通过何种手段获取非公开信息?泄露信息,是取者之责还是政府保密之失?何种法律环境保护信息的获得与公布?【详细】

  政府不能凭主观愿望把“维基解密”这类机构化为乌有;相反,政府必须改变和革新自身的信息处理方式。这可能意味着要更好地保护范围更窄的重要机密。

  政府需要在信息公开和重要机密之间平衡,做好必要的保密工作,而窥知政府的秘密,永远是维基解密、媒体记者、和大众的乐趣所在,只要这样,才能尽量减少政府犯错误的可能性。【详细】

网站简介

  2006年,阿桑奇在墨尔本大学附近租下一间房子,开始创建维基解密网站(WikiLeaks)。维基解密网站的组织形式,也是阿桑奇性格中随性与严谨的结合。由于他居无定所,网站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室,只是跟随他在不同国家间辗转。

  尽管没有固定形式,但是网站本身异常严密。阿桑奇曾说,维基解密通过全球20多个服务器、数百个域名进行维护,比世界上任何一个银行网站都安全得多。“这是一个外界无法审查的系统,提供海量文件供公众分析,不给审查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网站全职员工只有三到五人,都没有薪水,大量支持者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网站发展。员工大多通过在线加密聊天交流,彼此以代号相称,很多人合作许久但从未谋面,甚至连真实姓名都互不知晓。【详细】

网站运作方式

机密文件从何而来?

  维基解密解释自己的运作方式是,提供这样一个发布的平台,而且提供保密上传工具,可以保证上传资料者不会被查出身份,因此他们只是作为文件的接收方和发布方,并不知道文件的来源。【来源】

该不该信?

  其网站上说,收到的所有文件在公布之前,都会由工作人员加以检查,对文件、方法、动机、造假成本等方面作出科学分析。他们自称已经成为这方面的“领先者”,证据是自该网站2006年底开通以来,有过多次引起巨大反响的发布,但至今没有出过错,也没有消息源是因为维基解密的保密不周而陷入危险。

  即便如此,这样一个主要靠志愿者运营起来的网站,依然不可能对所有文件进行逐一检查。网站上并没有任何的“指南”来指导志愿者如何判断文件真伪。【详细】

黑客阿桑奇

天才少年

  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1971年出生于澳大利亚东北岸城市汤斯威尔。阿桑奇拥有的第一台电脑,是母亲送给他的Commodore 64。他很快就能破解广为应用的一些程序,找到这些程序创建者留下的隐藏信息。

  16岁时,阿桑奇拥有了第一个调制解调器。20岁时,阿桑奇侵入加拿大电信公司北电网络(Nortel)的计算机系统,四处刺探。阿桑奇被控31项与黑客有关的犯罪行为,他对其中25项供认不讳。但是经过三年的调查,法官最终对阿桑奇的行为作出这样的解释:仅仅是出于好奇和一种能够浏览不同电脑的愉悦感。阿桑奇得到的惩罚是一小笔罚金。

  为了进一步提升入侵能力,阿桑奇开始在墨尔本大学学习物理,但是各种协会、会议的官样文章让他索然寡味。他逐渐形成了一个观念:人类冲突的本质来自个人与组织的冲突。在他看来,真理、创新、爱、热情,这些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都被组织的特权所破坏;而信息战可以瓦解组织特权,“曝光”就是最有力的武器。【详细】

随性而严谨

  他居无定所,住过机场、自然公园,甚至露宿街头。但更多时候,他借住在朋友或支持者提供的居所中。

  尽管要求“所有信息公开”,但阿桑奇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则严加保护,甚至到了偏执多疑的地步。他随身携带多个手机,即使对共事多年的同事,也不轻易透露自己目前所在位置。他甚至在法庭上都拒绝透露住址。

  常年奔波、四处树敌,阿桑奇对监视异常敏感。同事说,阿桑奇可以在睡眠严重不足、周遭环境嘈杂的情况下,保持高度警惕并长时间工作。【详细】

涉嫌性犯罪

  2010年11月,瑞典检方指控阿桑奇当年8月涉嫌在瑞典逗留期间性侵犯两名女子,当时身处英国的阿桑奇随后遭英方逮捕。英国最高法院裁定引渡阿桑奇至瑞典,阿桑奇2012年6月在保释期间进入厄瓜多尔驻英使馆寻求庇护。

  2014年7月16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地区法院举行听证会后作出裁决,维持对涉嫌犯下性侵犯和强奸罪的“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逮捕令。

0
维基解密广告牌


0
阿桑奇和示威者在圣保罗大教堂前抗议


0
阿桑奇在伦敦地方法院外对媒体讲话


0
阿桑奇在伦敦被捕


0
载有阿桑奇的汽车遭到记者围堵


0
阿桑奇的支持者在法院外示威

历次解密回顾

2007年,公布《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

  该手册内容显示,如果被关押人员表现良好或是积极与军方配合,可获得“特别奖励”,而这“特别奖励”就是一卷手纸。

2008年,公布基督教科学会内部教义

  揭露了部分基督教科学会骗人敛财的内幕,令外界大为震惊。

2008年,公布佩林私人邮件账号

  在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窃取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的竞选搭档佩林的私人邮件账户,将佩林的私人电子邮箱随公布在网站上,佩林和家人的大量私人照片亦被公开,一时引致热议。【详细】

2009年, 曝光气候学家擅自更改数据

  公布超过1000封英格兰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的邮件内容。邮件内容显示,气候学家擅自更改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气候数据,以证明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2009年11月 ,曝光超过50万条9·11短信

  公布了超过57.3万条“911”事件当天发送的手机短信,其中部份短信的发送者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官员。不过绝大多数短信都来自民众。不过,“维基解密”获取以及公布这一消息的途径和动机都遭到外界怀疑。

2010年4月,发布美军直升机攻击伊拉克平民的视频

  视频中,驻伊拉克美军士兵在直升机上朝地面上的人群开火,结果造成数名平民死亡,包括两名路透社雇员。【详细】

2010年7月25日,公布逾9万份美军关于阿富汗战争的秘密文件

  曝光了不少战争内幕,例如美国怀疑巴基斯坦情报部门暗中支持塔利班武装、驻阿富汗外国部队“误杀平民”、美军掩盖塔利班获得先进武器的事实等。

2010年10月22日,曝光40万份美军伊拉克战争文件

  这些秘密文档的时间跨度为2004年初至2009年末,期间美军正在伊拉克激战。文档显示,6年时间里,伊拉克战争共造成28.5万人死伤,其中至少有10.9万人死亡。在死亡人数中,包括6.6万名平民。

2010年11月28日,曝光25万份美国外交机密文件

  公布的秘密文件包括25万多份外交电报及8000份外交指示,多数文件的落款日期注明在2004年以后,更有约9000份文件的落款日期注明在2010年1月至2月之间。文件涉及包括朝鲜、伊朗、巴基斯坦在内多个国家。【详细】

2011年4月25日,披露超过700份美军关塔那摩监狱的机密资料

  这些被解密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关塔那摩的犯人情况,同时还包括超过700次的讯问记录,讯问都是在美军驻古巴基地的关塔那摩监狱进行的。这些资料的价值在于,每个被关押者的讯问记录还附有主笔的情报人员的观点。报告指出,那些受盘问的犯人如果未被羁押将构成几级危险。从某些文件可以看出,情报人员为了获得情报对疑犯进行了“拷打”。

2012年2月27日,公布美国情报公司Stratfor的500多万封电子邮件

  曝光该公司的庞大线人网络,线人的薪酬结构及洗钱方式等,揭示了美国私营情报机构怎样通过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内部的线人获取情报。维基解密网站宣称,他们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Stratfor公司和众多大型公司甚至政府机构的人员都存在秘密联系,包括陶氏化学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及美国国土安全部、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国防情报局等。

2012年7月5日, 公布240多万封来自叙利亚政客、政府部门及一些公司的电子邮件

  维基解密公布了2434899封电子邮件,发送日期从2006年8月至2012年3月间,涉及数百个域名后缀,包括叙利亚总统事务部、外交部和财政部等机构,其中阿拉伯语邮件约40万封,俄语邮件有6.8万封。

泄密士兵获刑

向“维基”泄密士兵曼宁被判处35年徒刑

  2013年8月21日,美国马里兰州米德堡军事基地内一个军事法庭宣判,因向维基揭秘网站泄露大量秘密文件而获间谍罪的士兵布拉德利·曼宁入狱35年。

  军事法庭法官丹尼丝·林德当天做出这一判决。除了监禁之外,她还判决将曼宁一等兵军衔降为列兵,并开除军籍。但由于曼宁从2010年起即遭关押,他此前遭关押的1294天将计入已服刑期。

  曼宁现年25岁,曾是驻伊拉克美军陆军情报分析员。检方指控他窃取美军数以万份计的战争相关报告及国务院外交电文,提供给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详细】

相关事件

美国“棱镜门”事件

  2013年6月6日,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披露美情报机构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听项目。美防务承包商前雇员斯诺登随后披露自己“告密者”身份,遭美国政府通缉。斯诺登后来前往俄罗斯申请避难,获得俄罗斯政府批准。此后不断披露的消息显示,美情报机构窃听范围遍及全球,甚至包括盟友政要和民众。不断升级的“棱镜门”丑闻在国际社会招致反对和谴责,并进一步加深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任危机。 【详细】

评论与反思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展江:维基解密所从事的是一个阳光事业,全球公民社会既已存在,那就会充分利用维基解密这样的信息披露平台,将许多国家的政府置于阳光之下。【详细】

凤凰卫视主持人闾丘露薇:刊登维基解密提供内容的媒体为自己辩护,表示他们仔细核对和选择过刊登的内容,并不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并没有触犯任何的法律。如果政府不接纳他们辩解的理由,真的把他们告上法庭,媒体也不是没有打赢官司的可能。【详细】

凤凰卫视主持人梁文道:也许我们都忽略了,“维基解密”的杀伤力其实是有前提的,那便是阳光与透明的力量。一旦把掌权者和大机构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那些神圣而不能侵犯的权贵便会变得如小丑般可笑,陷入一种尴尬,最后迫于舆论的压力(如果不是法律压力的话),更改问题重重的既定做法,甚至黯然下台。【详细】

记者点评

  维基解密向全球披露数十万份机密外交文件,究竟应被看做新闻自由,还是“恐怖主义”行为?本刊认为两种看法是正反意见的两个极端,都不确切。问题是,现有体系对于有责任保密的泄密者,如士兵曼宁有法可循;但美国《反间谍法》从未对已知事实进行传播的媒体或个人成功问罪。各国政府与维基解密已剑拔弩张,若局面失控,实现新闻自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详细】

——《新世纪》周刊国际新闻部

  维基解密事件本身极大讽刺了一向质疑别国安全系统的美国。有数位美国学者指出,美国以前一直担忧盟国安全,现在轮到盟国来担忧美国的安全,这对美国与盟国间关系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详细】

——财新记者 陈沁

财新网相关视频

关于"纪念日"

  新闻从来是易碎品,因而记忆往往被笔削。众声喧哗之下,媒体不免疲于奔命。舆情兴勃亡忽,制度推进却付之阙如。动车事故之于发展模式、校车惨剧之于教育体系、郭美美之于慈善事业,双汇蒙牛之于食品安全,均为亡羊补牢之机,然而时过境迁,难免意兴萧疏。
  “纪念日”有感而作,拾掇故事,回访旧闻,以矫“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之失,敬请读者垂注。

最新收录

央行银保监会接管包商银行一周年

央行银保监会接管包商银行一周年

2019年05月24日
养老并轨方案公布一周年

养老并轨方案公布一周年

2015年1月14日
《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一周年

《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一周年

2015年1月7日
令计划落马一周年

令计划落马一周年

2014年12月22日
呼格案平反一周年

呼格案平反一周年

2014年12月15日
沪港通启动一周年

沪港通启动一周年

2014年11月17日
21国签约决定成立亚投行一周年

21国签约决定成立亚投行一周年

2014年8月19日
美国记者被ISIS斩首一周年

美国记者被ISIS斩首一周年

2014年8月19日
周永康被立案调查一周年

周永康被立案调查一周年

2014年7月29日
令政策落马一周年

令政策落马一周年

2014年6月19日
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一周年

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一周年

2014年7月20日
马航客机MH370失联一周年

马航客机MH370失联一周年

2014年3月8日
美国“棱镜门”事件二周年

美国“棱镜门”事件二周年

2013年6月6日
渤海溢油事故四周年

渤海溢油事故四周年

2011年6月4日
吴英案终审改判死缓三周年

吴英案终审改判死缓三周年

2012年5月21日
汶川大地震七周年

汶川大地震七周年

2008年5月12日
波士顿爆炸案两周年

波士顿爆炸案两周年

2014年3月28日
马乐“老鼠仓”案宣判一周年

马乐“老鼠仓”案宣判一周年

2014年3月28日
山东平度征地纵火案一周年

山东平度征地纵火案一周年

2014年3月21日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落马一年后病亡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落马一年后病亡

2014年3月15日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已一年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已一年

2014年1月30日
陕西富平贩婴案宣判一周年

陕西富平贩婴案宣判一周年

2014年1月14日
总后原副部长谷俊山老家被抄已两年

总后原副部长谷俊山老家被抄已两年

2013年1月12日
74城市发布PM2.5等数据已两年

74城市发布PM2.5等数据已两年

2013年1月1日
湖南衡阳贿选案曝光已一年

湖南衡阳贿选案曝光已一年

2013年12月28日
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落马已一年

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落马已一年

2013年12月20日
金正恩姑父张成泽被处决已一年

金正恩姑父张成泽被处决已一年

2013年12月12日
曼德拉逝世一周年

曼德拉逝世一周年

2013年12月5日
4G牌照发放一周年

4G牌照发放一周年

2013年12月4日
圆通夺命快递事件一周年

圆通夺命快递事件一周年

2013年11月29日
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

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

2011年6月20日
单独二胎政策启动

单独二胎政策启动

2013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