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台湾塑化剂风波

时间:2011年5月24日 地点:台湾

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大陆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脂(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500多种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自此,“塑化剂事件”犹如一股从宝岛台湾吹来的台风,很快地席卷了中华大地。使用该公司生产的“起云剂”的众多食品公司,都一并卷入这场重大的食品安全危机之中。

本期责任编辑:张焕平

最新进展

阿迪达斯等世界杯商品被检出有毒物质

  2014年5月19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最新检测报告称,阿迪达斯、耐克、彪马三大运动品牌专为巴西世界杯推出的运动商品,均不同程度存在全氟化合物(PFC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和邻苯二甲酸酯 (Phthalates,俗称塑化剂)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

  根据报告,61%的样本验出含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全数球鞋样品、75%的手套样品和57%的球衣样品验出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其中阿迪达斯生产的阿根廷国家队球衣含有15%(153000毫克/千克)的残留量最高;此外,球鞋样品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检出率也为100%,耐克的刺客(Mercurial)球鞋检测出280毫克/千克的DMF,远远超过德国有害物质委员会制定的鞋及手套中DMF标准。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和二甲基甲酰胺都被归类于具有生殖毒性的有害物质。【详细】

报告称12国际品牌童装检出有毒害物质

  2014年1月14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童流河污——全球品牌童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显示,12个国际知名品牌的童装全部被检测出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博柏利(Burberry)、阿迪达斯 (Adidas) 和迪斯尼 (Disney)等。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产品制造国,每年消耗全球42%的纺织化学品,居世界首位。此次检测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样品产自中国 (29件) ,有毒有害物质的检出率高达96.6%。

  上述报告还显示,在12个国际品牌中,35件塑料溶胶印花衣服样品有33件验出邻苯二甲酸酯,检出率达94.3%。【详细】

纪念理由

  虽不能以一概全,但在塑化事件发生的瞬间,台湾人突然看清楚两件事:一是长久以来,在台湾食品卫生与商业利益抉择的上、中、下游共犯结构,仍积弊重重。二是,近几年对“台湾制造”的自我感觉良好,有一大部分建立在与大陆的相互对照。这种优越感成就了当局的控管怠惰,以及厂商惟利是图的自我放任。【详细】

  实际上,我们生活的土壤、水等环境已被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污染,含有此类塑化剂的食品包装也在广泛使用。因此,很多食品中均可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这不足为奇,关键在于其含量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政府部门在查处含塑化剂食品时,一定要有理有据,公开透明。切勿纵容问题食品,但也不可伤及无辜。否则,食品行业将无所适从,消费者也会陷入不必要的恐慌之中。【详细】

事件缘起

  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大陆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脂(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500多种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涉案业者昱伸香料有限公司是在合法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违法添加有毒的塑化剂以节省成本。成立于1994年的昱伸香料有限公司,从1996年1月开始向金童公司购买塑化剂,并违法添加至起云剂中,贩卖给中下游厂商。到2011年5月16日为止,昱伸共计贩卖458次给16家下游厂商,所贩卖的起云剂及果酱香料总重有102.244吨。【详细】

塑化剂与起云剂

  “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有了起云剂,就可以让本来寡淡的兑水果汁,变得朦朦胧胧,看起来就像真的果汁了。在食品工业中允许使用的起云剂,一般是由棕榈油加乳化剂混合,制成水包油的结构,脂肪球均匀分散遮挡光线,就让果汁看起来浑浊,特别真实。所以,这次台湾调查出来使用了黑心起云剂的饮料中,包括了运动饮料、各种果汁、橙味饮料,还有益生菌,乳酸菌,果冻等食品。当然不光是台湾,在全球的食品工业中,都大量使用起云剂,来改善食品的卖相。【详细】

  塑化剂则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台湾法令明确公告食品中不得添加。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起云剂”。【详细】

风暴蔓延

  在台湾,当时受污染的产品包括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果浆果酱类、胶锭粉状五大类食品。其中一批供儿童食用的益生菌、乳酸咀嚼锭“比菲DODO锭”被验出DEHP浓度高达2108毫克/千克,比台湾人均每日摄入标准1.029毫克/千克高出了2000多倍。【详细】

  在香港,当局通知停售三款台湾制的饮料,并集中检测运动饮料等五类食品,每天发表检验报告;在华人聚集的美国超市,货架上部分台湾制饮料食品已下架处理,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表示已对相关台制食品进行筛检,将避免进口有嫌疑的产品。

  大陆质检部门则于2011年6月1日发布公告,暂停台湾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对允许进口的上述台湾产品,必须凭台湾方面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检验证明。

  2011年6月初,大陆地区首次有产品被检测出“塑化剂”,四家食品企业的8种产品检出塑化剂。6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称,要求餐饮服务单位立即禁止采购和使用这四家食品企业的问题产品。

  2011年6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台湾方面公布的情况,相应更新了台湾地区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增加了八家企业,26种产品。这使得台湾因受塑化剂污染而被大陆暂停进口的产品达到了1004种。【详细】

亡羊补牢

  2011年5月31日,台湾“卫生署长”邱文达紧急宣布,“5月31日为‘黑心起云剂’的终止日(D-day)!”“终止日后,如果再发现有人制造、贩卖含有塑化剂的起云剂食品,将依法重罚,同时业者也不能再以受害者自居。”邱文达强调。

  台湾“环保署”还决定,将塑化剂由第四类毒化物改列为第二类毒化物。未来将严格管控塑化剂流向,厂商使用须先取得许可证,并且必须逐日记录、逐月申报。【详细】

  2011年6月1日晚,卫生部发布紧急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详细】

  2011年6月13日,卫生部签发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已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

  2012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宣布解除对台湾877种产品的进口限制措施。国家质检总局称,台湾有关方面已对受塑化剂污染食品全部下架、回收并销毁,台湾输大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风险已得到有效控制。【详细】

追究责任

  2011年6月13日下午台湾彰化地检署侦结起诉。检方依《食品卫生管理法》对昱伸公司负责人赖俊杰,求处有期徒刑25年,并课罚金1000万元(新台币,下同),并对昱伸公司求处罚金2亿元。【详细】

  赖俊杰夫妻一审分别获刑18年、16年;二审审理后认为,赖、简都是专科化工科毕业,昱伸公司也经营18年之久,二人却辩称不知起云剂含塑化剂成分,“显不足采,况且如果起云剂真的无色无味的水果油,那为何他们在调配原料时,何需戴口罩?”

  报道称,高院台中分院认定赖俊杰、简玲媛恶意欺瞒下游厂商,“毒害”消费大众,犯后还饰词狡辩,依常业诈欺、诈欺得利、违反食品卫生管理规定致危害人体健康等三罪,判处赖俊杰15年徒刑、简玲媛12年徒刑、判罚昱伸公司罚金2400万元(新台币)。

  2012年后12月27日,台湾“最高法院”驳回二人上诉,维持二审判决,就此结案。【详细】

无处不在

  塑化剂亦频频现身于食品之中的原因,却并不限于人为添加。

  难溶于水的塑化剂,却易溶于油脂和乙醇等溶剂,因此食品包装、生产设备以及各种接触食品的容器的塑料制品中的塑化剂有可能迁移到食品中去。另外,环境中塑化剂也可对食品构成影响,如土壤、水中存在的塑化剂可能进入食品链影响食品。

  中国酒业协会2012年8月发布的《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曾指出,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亦属于类似的特定迁移,来源是生产过程中的塑料制品,如接酒桶、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等以及直接接触成品酒的塑料内盖、塑料袋、瓶、桶包装等。【详细】

剂量不可忽视

  关于人体到底摄入多少邻苯二甲酸酯是安全的,各国有不同说法。对于60千克重的成人,卫生部指出,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每人每天摄入1.5毫克、2.4毫克和3.0毫克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

  无论如何,厉曙光指出,长期摄入增塑剂的风险是存在的。他和同事近两年的研究报告也称,食用油及烹调剩油、烹调油烟等可能是增塑剂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油炸、烧烤等高温操作还会增加塑化剂溶出的风险。因此,应尽量减少塑料制品接触食品的可能性,同时对增塑剂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性评价,中国也非常有必要制定食品中增塑剂的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详细】

食“化”时代

  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发,压得国人有些喘不过气来。近四五年间,每年都有让人错愕的同类事件发生:2011年有双汇瘦肉精事件;2010年有禁用吊白块等系列事件;2008年、2009年两年则是三聚氰胺引发的中国乳业大震荡。

  上述吸引全国公众眼球的种种事件,仅是近年食品安全事件中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水面以下是多达数十种甚至上百种的化工合成物,被非法添加到各个领域里的食品、药品中。【详细】

请点击查看大图

评论与反思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未来中国要实现食品安全,出路还是食品追溯制度。虽然艰难,还是要从有条件的地方先作起来,例如品牌大超市的农产品、食物,各个食品大企业的各种原料。【详细】

财新博主科学松鼠会:因为起云剂中使用塑化剂这一事件的出现,人们又开始质疑“为什么没有塑化剂的检测?”这样的质疑很容易在事后发出,但是依靠检测“所有造假可能”来保障食品安全,是不现实的。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有很多非食品原料可以使用。每一种物质都需要特定的检测方法。“所有的造假可能”几乎是无限的。食品安全的保障,需要一种机制来促使生产厂家合法生产,事后处罚只是这个机制中最后的一环。【详细】

财新博主陶短房:起源于台湾的塑化剂风波也应给内地提个醒:既然食品检疫相对规范、严格的台湾尚且如此,“前科”累累的大陆相关行业、厂家、产品是否真的“洁白无瑕”?塑化剂对人体伤害极大,且大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危机的承受力已极其脆弱,有关方面应趁此时机,“以攻为守”,对国内相关行业进行一次认真、科学、透明公开的检测、排查,如果国内有类似问题,要坚决曝光,查纠到底,即便没有,通过这样的行动,也可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和对有关部门的信任。【详细】

关于"纪念日"

  新闻从来是易碎品,因而记忆往往被笔削。众声喧哗之下,媒体不免疲于奔命。舆情兴勃亡忽,制度推进却付之阙如。动车事故之于发展模式、校车惨剧之于教育体系、郭美美之于慈善事业,双汇蒙牛之于食品安全,均为亡羊补牢之机,然而时过境迁,难免意兴萧疏。
  “纪念日”有感而作,拾掇故事,回访旧闻,以矫“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之失,敬请读者垂注。

最新收录

央行银保监会接管包商银行一周年

央行银保监会接管包商银行一周年

2019年05月24日
养老并轨方案公布一周年

养老并轨方案公布一周年

2015年1月14日
《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一周年

《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一周年

2015年1月7日
令计划落马一周年

令计划落马一周年

2014年12月22日
呼格案平反一周年

呼格案平反一周年

2014年12月15日
沪港通启动一周年

沪港通启动一周年

2014年11月17日
21国签约决定成立亚投行一周年

21国签约决定成立亚投行一周年

2014年8月19日
美国记者被ISIS斩首一周年

美国记者被ISIS斩首一周年

2014年8月19日
周永康被立案调查一周年

周永康被立案调查一周年

2014年7月29日
令政策落马一周年

令政策落马一周年

2014年6月19日
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一周年

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一周年

2014年7月20日
马航客机MH370失联一周年

马航客机MH370失联一周年

2014年3月8日
美国“棱镜门”事件二周年

美国“棱镜门”事件二周年

2013年6月6日
渤海溢油事故四周年

渤海溢油事故四周年

2011年6月4日
吴英案终审改判死缓三周年

吴英案终审改判死缓三周年

2012年5月21日
汶川大地震七周年

汶川大地震七周年

2008年5月12日
波士顿爆炸案两周年

波士顿爆炸案两周年

2014年3月28日
马乐“老鼠仓”案宣判一周年

马乐“老鼠仓”案宣判一周年

2014年3月28日
山东平度征地纵火案一周年

山东平度征地纵火案一周年

2014年3月21日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落马一年后病亡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落马一年后病亡

2014年3月15日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已一年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已一年

2014年1月30日
陕西富平贩婴案宣判一周年

陕西富平贩婴案宣判一周年

2014年1月14日
总后原副部长谷俊山老家被抄已两年

总后原副部长谷俊山老家被抄已两年

2013年1月12日
74城市发布PM2.5等数据已两年

74城市发布PM2.5等数据已两年

2013年1月1日
湖南衡阳贿选案曝光已一年

湖南衡阳贿选案曝光已一年

2013年12月28日
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落马已一年

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落马已一年

2013年12月20日
金正恩姑父张成泽被处决已一年

金正恩姑父张成泽被处决已一年

2013年12月12日
曼德拉逝世一周年

曼德拉逝世一周年

2013年12月5日
4G牌照发放一周年

4G牌照发放一周年

2013年12月4日
圆通夺命快递事件一周年

圆通夺命快递事件一周年

2013年11月29日
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

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

2011年6月20日
单独二胎政策启动

单独二胎政策启动

2013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