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英国脱欧一周年

英国脱欧一周年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盟
时间:2020年1月31日

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盟。英国脱欧历时三年半,直接导致两位首相辞职,但脱欧之后究竟会走向何处,只能交给时间来解答。

本期责任编辑:姜荟秀(实习) 耿铭钟 吴秋晗

纪念理由

  英国脱欧是一件划时代的政治经济事件,涉及领域多,影响范围广。曾与中美贸易战一起,被并称为影响世界经济走向的两大不确定因素。长期来看,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可能远超当前预期。

英国脱欧始末

  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公投,52%的投票者选择“脱欧”,当日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

  2016年7月13日,特蕾莎·梅接替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

  2017年3月29日,英国“脱欧”程序正式启动,计划于2019年3月29日正式脱欧。

  2018年11月15日,欧盟正式通过其与英国达成的脱欧协议。

  2019年1月、3月,英国议会两次否决脱欧协议。

  2019年3月21日,由于英国脱欧协议被否决,欧盟最终同意英国推迟脱欧,脱欧时间可从2019年3月29日延期至5月22日。

  2019年4月10日,欧盟再次延迟英国脱欧时间至10月31日。

  2019年6月4日,由于脱欧困局迟迟未解,特蕾莎·梅宣布辞职。

  2019年7月24日,鲍里斯·约翰逊接任英国首相。

  2019年10月2日,英国再次向欧盟提交脱欧方案。10月17日,该脱欧方案在欧盟获得通过。

  2019年10月28日,欧盟除英国之外的其余27个成员国同意英国提出的再次延期脱欧申请,期限被推迟到2020年1月31日。

  2020年1月23日,英国女王签署批准脱欧协议相关法案,标志着该法案正式生效成为英国法律。

  2020年1月31日,英国宣布正式退出欧盟。

费劲脱欧为哪般

  英国一直是欧盟成员国中对欧盟持怀疑态度最强烈的国家,这背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考量。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对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便持怀疑态度,这一观点也迅速在保守党内部生根发芽,时任首相卡梅伦正是保守党党首。

  卡梅伦2013年便提出脱欧公投提案,并作出承诺如果能赢得2015年大选,将会在2017年前进行脱欧公投。这背后有两层现实考量。首先,保守党内部撕裂严重,对欧盟争议加剧,卡梅伦意在通过同意公投来拉拢保守党内脱欧派和温和派,凝聚党内力量一致对外以应对英国极右翼独立党的威胁。其次,英国每年为欧盟贡献80亿英镑会费,加之当年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接连爆发,使英国感到被欧洲一体化进程拖累。

  卡梅伦兵行险招,于2016年6月在英国举行脱欧公投以向欧盟要价,为英国获得更多好处。但此举意外地促发英国脱欧这一黑天鹅事件,卡梅伦也于公投结果出炉当日宣布辞职。

  《卫报》评论:“脱欧公投为英国的工人阶级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他们的愤怒和沮丧得以释放。”换句话说,脱欧不是天方夜谭,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

  YOUGOV的数据表明,英国的中产阶级中,52%支持留欧,32%支持脱欧;而在工人阶级中,这个比例分别是36%和50%。

  支持脱欧的人,不少沉浸在大英帝国“明日黄花”的愤懑中,认为“岛国”可以自立自强,早已不满欧盟成员国的身份拖累了英国的发展。从工人阶级对移民、边界管控的抱怨声讨,到意见领袖们对摆脱欧债危机、维护国家主权、恢复自由贸易等“帝国梦”的心心念,蠢蠢欲动。

脱欧后的这一年

  2020年1月31日,英国脱欧的同时,也正式开始为期11个月的过渡期,一波三折的英欧谈判拉开帷幕。

  2020年9月10日,在同欧盟进行第八轮未来关系谈判之后,英国政府发布《内部市场法案》彻底引爆英欧矛盾。原因是该法案优先级高于英欧签订的《北爱尔兰议定书》,即英国可按照该法案规定越过欧盟,在对北爱尔兰贸易、关税等领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这一举动引发欧盟谈判团队强烈不满。

  2020年12月,英欧双方仍然相互施压,英国也多次警告其可能会“无协议脱欧”。在外界纷纷猜测英国是否会进行“硬脱欧”,重回WTO贸易框架下之时,英欧双方终于互相妥协,英国也同意撤销此前《内部市场法案》中具有争议的条款。

  英欧双方于2020年12月24日达成未来贸易协议。英国基于零关税和零配额的自由贸易协定在渔业、贸易、边境、法律等方面收回控制权,最终于2021年1月1日宣布结束脱欧过渡期。

各方观点

  有分析指出,英国脱欧以后,可能导致其他欧盟国家效仿,对欧洲一体化进程造成破坏。但“全球化”概念首倡者之一、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并不认为英国“脱欧”将阻碍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他说:“与自由贸易相比,科技、文化和创新在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更大。”

  伦敦国王学院经济和公共政策教授波特斯(Jonathan Portes)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同时退出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意味着更多的贸易壁垒,英国企业向欧盟出口将会更困难,而欧盟向英国的出口将会更昂贵,跨国企业在英国投资建厂的意愿将会减弱。

  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在谈到英国脱欧时指出:“我们(英国)会在包括气候变化、贸易战等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态之框架下,做到这一切。我们会尝试并确保我们有力运用所有的利好,并防止任何利空使我们偏离追逐国家利益的正轨。”

未来:挑战与应对

  此次未来贸易协定并不代表脱欧以后的英国可以“万事大吉”。实际上,英欧争端仍可能继续,英国尚面临多重挑战。除本次谈判领域,其他领域的磋商和谈判将会更加艰难。

  在经济方面,摩根大通和高盛等金融巨头已经开始削弱伦敦在欧洲金融中心的主导地位。同时,苏格兰在2016年公投中大多都是“留欧派”,且苏格兰对此次贸易协定中的农业、渔业方面强烈不满,因此也需警惕苏格兰谋求脱英。

  在脱欧之后,英国致力于降低欧盟影响力。英国政府于于2021年1月17日宣布计划在2021年6月,举行七国集团(G7)近两年来的首次面对面领导人峰会。值得注意的是,除传统七国集团代表,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也将作为嘉宾国参会,且一改过去嘉宾国参与深度有限的做法,全程参与该峰会。外界将其解读为,英国正试图建立一个所谓的“D-10”联盟(即10个采取西式民主的国家所形成的集团)以降低欧盟地位。

关于"纪念日"

  新闻从来是易碎品,因而记忆往往被笔削。众声喧哗之下,媒体不免疲于奔命。舆情兴勃亡忽,制度推进却付之阙如。动车事故之于发展模式、校车惨剧之于教育体系、郭美美之于慈善事业,双汇蒙牛之于食品安全,均为亡羊补牢之机,然而时过境迁,难免意兴萧疏。
  “纪念日”有感而作,拾掇故事,回访旧闻,以矫“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之失,敬请读者垂注。

最新收录

央行银保监会接管包商银行一周年

央行银保监会接管包商银行一周年

2019年05月24日
养老并轨方案公布一周年

养老并轨方案公布一周年

2015年1月14日
《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一周年

《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一周年

2015年1月7日
令计划落马一周年

令计划落马一周年

2014年12月22日
呼格案平反一周年

呼格案平反一周年

2014年12月15日
沪港通启动一周年

沪港通启动一周年

2014年11月17日
21国签约决定成立亚投行一周年

21国签约决定成立亚投行一周年

2014年8月19日
美国记者被ISIS斩首一周年

美国记者被ISIS斩首一周年

2014年8月19日
周永康被立案调查一周年

周永康被立案调查一周年

2014年7月29日
令政策落马一周年

令政策落马一周年

2014年6月19日
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一周年

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一周年

2014年7月20日
马航客机MH370失联一周年

马航客机MH370失联一周年

2014年3月8日
美国“棱镜门”事件二周年

美国“棱镜门”事件二周年

2013年6月6日
渤海溢油事故四周年

渤海溢油事故四周年

2011年6月4日
吴英案终审改判死缓三周年

吴英案终审改判死缓三周年

2012年5月21日
汶川大地震七周年

汶川大地震七周年

2008年5月12日
波士顿爆炸案两周年

波士顿爆炸案两周年

2014年3月28日
马乐“老鼠仓”案宣判一周年

马乐“老鼠仓”案宣判一周年

2014年3月28日
山东平度征地纵火案一周年

山东平度征地纵火案一周年

2014年3月21日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落马一年后病亡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落马一年后病亡

2014年3月15日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已一年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已一年

2014年1月30日
陕西富平贩婴案宣判一周年

陕西富平贩婴案宣判一周年

2014年1月14日
总后原副部长谷俊山老家被抄已两年

总后原副部长谷俊山老家被抄已两年

2013年1月12日
74城市发布PM2.5等数据已两年

74城市发布PM2.5等数据已两年

2013年1月1日
湖南衡阳贿选案曝光已一年

湖南衡阳贿选案曝光已一年

2013年12月28日
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落马已一年

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落马已一年

2013年12月20日
金正恩姑父张成泽被处决已一年

金正恩姑父张成泽被处决已一年

2013年12月12日
曼德拉逝世一周年

曼德拉逝世一周年

2013年12月5日
4G牌照发放一周年

4G牌照发放一周年

2013年12月4日
圆通夺命快递事件一周年

圆通夺命快递事件一周年

2013年11月29日
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

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

2011年6月20日
单独二胎政策启动

单独二胎政策启动

2013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