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改革忆事】乡企异军突起的秘密

2008年06月20日 19:14 来源于 caijing
无论是“苏南模式”还是“温州模式”的企业制度,都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一套更完善的制度,需要受到制度约束和公众监督的、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为之服务

无论是“苏南模式”还是“温州模式”的企业制度,都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一套更完善的制度,需要受到制度约束和公众监督的、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为之服务


引言
  在中国过去30年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演变及其扮演的角色,值得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乡镇企业发展是继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业改革之后出现的又一件大事。它在城市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转轨之前和转轨初期,率先靠市场机制实现了产业发展,并推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轨道。它在城市化发展步入正轨之前,率先打开了一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改善资源配置状况的通道。它在国有经济一统天下而且发展步履维艰的情况下,率先打开了所有制多元化和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的局面。
  从纯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农村工业化相对于城市化而言,是一种“次优”选择。在适应市场方面,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相对于私人企业而言,也许要算是另一种“次优”选择。然而,这类“次优”在改革过程中比比皆是,显现出无法回避的必然性。因此,当把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因素纳入视角,并从动态的角度来考虑的时候,这种“次优”选择可能就变成了最优。
  乡镇企业的前身,即农村社队企业,是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生长起来的,改革前只在少数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后,市场调节的乡镇企业在究竟是“挖国有经济的墙角”的负面因素,还是一个新的改革方向的激烈争论中逐渐发展起来。1984年,一个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的文件肯定了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要求各地党委和政府“对乡镇企业要像对国有企业一样,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持”。这是其进入高速发展轨道的一个转折点。同一个文件还将乡镇企业的定义从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扩大到户办和联户企业,使之成为一个包含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概念。
  从1978年到1995年,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从2800万急剧增加到1.28亿,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状况;它们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9%急剧上升到39%(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乡镇工业企业数据和全国工业统计数据计算)。在这期间,乡镇企业总产值以大约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按其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计算),估计将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从改革前的6.1%提高到平均9.9%,上升了3.8个百分点,其中,乡镇企业的贡献约占一半,是这一期间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加速的不折不扣的“火车头”。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