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特色 > 财新周末 > 法治 > 正文

官场进退的规则错位

2008年04月18日 22:27 来源于 caijing
段春霞事件固然以舆论胜利而告终,但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却非同一般,它折射出当代中国官场进退无据的尴尬


段春霞


  
  因为黑砖窑事件,也因为黑砖窑事件尚有余温,段春霞女士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撤销行政职务到复出,再到舆论压力下解甲归田,仕途可谓沧桑之至。
  这一事件固然以舆论胜利告终,但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却非同一般,它折射出当代中国官场进退无据的尴尬。
  从段女士去年被解职一事看,倘若没有舆论的压力,似乎断不至于。同样,没有舆论压力,今次复出也不会以败逃“压轴”。然而,段女士去年的去职,是在什么样的程序下完成的,由于缺乏公开的信息,外界无从关心,事实上也未必真关心。舆论关心的一是奴工们是否得到解救,二是有没有政府官员因此承责。至于承责的程序,大多数国人尚无关心的兴趣。
  今次段女士复出,舆论自是“哇”声一片。于是,在稀里糊涂中,段女士又走了。大多数国人依然并不关心,她是按照何种程序被再次解职的。有趣的是,倘若严格按照《公务员法》,段女士复出并无法律问题,法律没有规定段女士这样的情况不可以再度任职公务员。
  然而,段女士复出却有伦理问题,因为奴工事件尚未完全冷却,人们在心理上还不能接受一个当时的责任官员东山再起,这是完全正常、合情合理的舆论反应。
  于是,我们看到了舆论之下政府的尴尬。
  政府在此事件的前后作为中,可谓灰头土脸,当然是咎由自取的。只是,这官场的尴尬来自何处?今后政府当以何自处?
  去年撤销行政职务之前,段女士是临汾市尧都区副区长,由于对洪洞县广胜寺镇的奴工问题负有领导责任,而被解职。今年复出,是因为临汾市尧都区政府认为段工作能力强?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外界不得而知。倘若尧都区在重新启用段女士之前,能够尊重民意,向外界公示一段时间,侧耳倾听治下万民的声音,或许皆大欢喜。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的老百姓(倘若不用公民这词的话)可能对政府是要求很少的,对政府也是很“宽容”的。但凡政府能够拿出一点像样的理由——就是不怎么像样,只要老百姓觉得得到了政府的尊重,往往就大手一挥,OK放行了。此次舆论的翻江倒海,实为政府自找,因为人们觉得政府太不把民众当回事了。再说,就是公示结果不好,政府依然可以面上有光地收场,段女士继续赋闲一段,再投石问路于民意——如果尧都区政府真觉得非用段女士不可的话,或许下回就过关了呢。
  如果中国地方政府是高度自治的政府,地方政府官员是地方选民选举的结果,那么去年段女士的去职,也许只是引咎辞职;今次复出,也可以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依法定程序完成。
  由此可见,去职、复出也好,再去职也罢,舆论都只是事后发生作用——能够发生作用已是不小的进步。当事政府翻云覆雨,一脸尴尬、万般疲惫;舆论即使群情汹涌,却也只是得个侥幸;至于段女士本人却在这官场—民意的翻烙饼之中,晕头跌宕,做了这民主与专断博弈的牺牲品。
  从这事件中,我以为各地政府都应当吸取教训,想要获得社会支持并不难,只要在关涉公共利益的事情面前,学会事先尊重民意。倘是事后尊重民意,自纠过错,虽说不失圈点,但毕竟有点晚了。至于民众舆情,我也以为在未来类似的事情上,似以多关注任免的程序为中正平和。谁上谁下,说实在的,在民主政治中,并不那么重要。
  于今为政,能不慎欤?■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