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特色 > 财新周末 > 科学 > 正文

“院士造假”风波多棱镜

2008年01月18日 16:16 来源于 caijing
与道德的荣辱相比,如何实现体制的良性转变,才是最重要的

谢华安之“病”
  所谓荣辱转瞬,对于有着“杂交水稻之母”声誉、现年66岁的谢华安而言,或许此刻最有体会。
  2007年12月27日,就在其正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当天,他所在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两名退休人员,致函著名的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矛头直指这位新晋院士存在严重的学术造假行为。
  此后,这事件被《南方都市报》披露,并经网络广泛传播之后,几乎成为近期最具争议性事件之一。举报者称谢华安在撰写相关论文和书籍等学术行为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端行为。
  举报者称,在2005年年初出版的《汕优63选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本来洋洋洒洒78万字的著作,是由该所20多名中青年科技人员执笔撰写,但最终的编著者一栏中,却仅有谢华安一人的名字。
  1997年,谢发表的《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Ⅲ·光合特性与光能利用率》一文中,也在正文中未加注明的情况下,使用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人员1989年发表在《江苏农业科学》上的多处关键数据。尽管谢在文末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了江苏农科院研究人员的论文,但仍未说明究竟“参考”了哪些部分。
  无论按照欧美国家严格的学术规范,或者是国内相关条文,姑且不论举报者动机如何,谢的行为,都的确有学术造假嫌疑。从这个意义上,质疑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公正性,也是应有之义。
  毕竟,作为中国学术界的至高终身荣誉之一,院士的头衔并不是中国科学院可以私相授予的。
  鉴于早在2007年10月份,中国科学院就曾经针对这些举报,委派包括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启发教授在内的三位院士赴闽调查。那么,现在,中国科学院就有义务公布之前的调查结果,并对院士遴选流程的种种疑问做出解释。
  但遗憾的是,中国科学院却至今没有公布调查详情;而公众对于这一事件的讨论,也多徘徊在失衡的边缘。
  无论谢华安在书本或者论文中给出的答案如何,学术品德如何,他在稻田中给出的答案都是真实的:
  虽然对于公众而言,其名气远逊色于另外一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但这个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却一手催生出了“汕优63”这个造福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水稻品种。
  作为20世纪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连续16年保持了产量第一。对于崇尚“以粮为纲”的中国而言,这一贡献无疑是不可磨灭的。
  有人甚至以为,在1994年,当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R Brown)提出“谁来养活中国?”(“Who will feed China?”)的拷问时,正是这样一批田野中的科学家给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