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特色 > 财新周末 > 体坛 > 正文

“金镶玉”之惑

□关军/文
2008年01月11日 21:23
北京奥运会会成为举国体育体制的完美谢幕吗?

 


2008奥运奖牌“金镶玉”



诱惑
  正面图案为希腊胜利女神和潘纳辛纳科竞技场的奥运会金牌,中国人已经不再稀罕,他们仅仅通过六届夏季奥运会就收集了112枚。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还是有着特别的诱惑——它叫“金镶玉”,尊贵中隐含温润——以往的承办者何曾搞出如此经典的创意、如此昂贵的奖赏?
  况且,更大的诱惑还不是一枚金牌,而是借助金牌诠释的一个至尊地位,一个傲视天下的名分。除了新闻发布会上的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官员,似乎没有什么人怀疑这一点: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庞大国家,也将在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榜上彰显雄心。甚至有相当多的人预言,东道主中国将借此契机实现金牌总数第一的梦想。
  就在北京忙于“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诸多活动时,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奥委会官员纷纷公开预言,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夺取的金牌将超越美国,他们预测的具体金牌数量都非常接近——东道主45枚至48枚。他们另一个极其一致的判断是,中国在奖牌榜(这被普遍认为更能体现一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上仍会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
  这些带有官方色彩的预测并非信口开河,其依据是此前一年各国在世界锦标赛上的收获。
  他们是这么说的,我们自己是怎么想的?
  民众的普遍心理,当然是乐见其成。
  1984年出征洛杉矶奥运会时,中国代表团的愿望是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别无其他硬性指标;按当时代表团官员的说法,实在是心里没底。在洛杉矶的“一鸣惊人”,使得中国人的金牌梦膨胀了,金牌战略更恢弘了,金牌价值的衍生物也更多了。此后几届奥运会,有了夺金指标,而且被不断追加。以往参加奥运会,通常还会有权力大大超出体育总局的部门或个人划定一个大致的夺金数目。
  政府和民众的胃口不断吊高的结果,就是要在家门口登峰造极一回。
  夏季奥运会的惯例,奖牌材质除了金银铜,一般不作突破。而北京奥运会奖牌由金、玉材质复合而成,这一创新暗合了渴求引起更多关注的心理。而首次出现在金牌榜的顶端,很容易被这个国家想像为最引人关注和尊敬的壮举。
  传统中国文化看重待客之道,也珍视“面子”,这就把北京奥运会的主人们置于两难境地——在金牌争夺战中是该“文明礼让”,还是舍我其谁?事态大致是按这样的路径发展的:主办方在其他方面表达很夸张的盛情,只是在夺取金牌这件事上,要尊重一下自己的欲望。
  根据从多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证实,国家体育总局内部有一份北京奥运成绩指标,比如乒乓球要拿几块金牌,跳水要拿几块,都有非常确切的数字。这是一个刚性指标。不过,这份“机密”只传达到项目管理中心的正职主任一级。搞得如此神秘,与其说是为了减轻运动员教练员的压力,不如说是官员们给自己预留的台阶。
  事实上,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压力已经大到令人难以想像。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把一切与奥运比赛无关的事情都推到了2008年8月以后,包括照顾年迈的老母亲、医治渐渐严重的心脏病,也包括刘翔的恋爱问题,以及自己下一步的设想。
  这种集体狂热也催生一些隐忧。2007年春天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和委员也表示,担心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夺金欲望膨胀,过度利用东道主的优势。来自体育系统的邓亚萍委员提醒说,不要忘记日本、韩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这些没有拿到金牌总数第一的曾经的东道主在金牌之外的收获。
  青岛是承办奥运帆船比赛的分赛区。在与当地几位体育记者私下交谈时,他们透露说,中国在帆船项目上也誓夺金牌,有关方面甚至有过通过潜水操作“干预”比赛结果的念头。这是一个比较玄虚的传闻,不过,其之所以还会让听者将信将疑,恰恰是因为在不恰当的金牌战略下,确实有可能派生出超出体育道德之举。此类例子在奥运史上屡见不鲜。
  欲望不是随便可以消弭的。现在惟一的愿望就是,北京奥运的东道主能以公平的手段获取更多的金牌。
  根据北京奥组委发布的消息,一枚“金镶玉”金牌的造价估计达到人民币2000元,“可能是史上最贵的奥运金牌”。对于中国的奥运夺金雄心,我们也不妨这样理解——这东西挺昂贵的,把更多的“金镶玉”留在自己的祖国,也算是子女顾家的一种体现吧。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