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特色 > 财新周末 > 人文 > 正文

国家大剧院的软件问题

□李多钰/文
2007年12月14日 16:50
剧院不是公园,长期面对的也不是游客,如何塑造真正的大剧院文化,还需要更多的公共心态


对于公众,这个建筑比一般的建筑有更多的神秘性



  国家大剧院,作为北京泛奥运概念一日游下的新景观,落成后一直还没有机会去看看。12月22日,这个近年来引发争议最多的建筑终于要正式首演。手头收集了一些资料,但大部分对这座建筑的技术实用详情语焉不详。据说有不少人已经坐地铁去看过了,看的结果刊登在中产阶层的读物《三联生活周刊》上。
  他们这样描述这个人民的大剧院:
  “进入大剧院,要走过一条80米的水下通道。在通道下仰望,可以见到头顶上的粼粼波光,水光离合,映入地下,光影闪烁间,确实能令人产生幻觉。
  “沿通道进入大剧院,视野中的银灰忽然被各种各样的红代替……钛合金的外壳内,是无数块巴西红木拼出的穹顶……这个穹顶用了2.3万平万米的巴西红木。
  “歌剧厅的走廊和厅内第一层墙面是深红,那红有一种别样的光泽,摸上去光滑温润。‘是真丝。’工作人员说。戏剧场的墙面上则是玫瑰红、冰粉红、紫红和橘红,同样是真丝的质地,全部从苏杭运来,表面都经过防火处理,内层包吸音海绵。”……
  必须说,这样散文式的报道语言,给我带来了比亲临现场更有趣的体验。
  《三联》还引用了设计师安德鲁的老乡雨果的“中国梦”: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绸缎,注满宝石/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限于篇幅,不能再引用了。国家大剧院的预算控制据说完成得非常好,不过有消息说,为了控制预算,规划中的小演奏厅被砍掉了。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为此曾极力争取,因为小演奏厅的专业应用价值更大,但是,还是砍掉了,现在又据说可能会恢复建设。
  都是据说而已,面对公众,这个建筑比一般的建筑有更多的神秘性。
  对于这个被众多媒体简称为“巨蛋”的超级建筑,一直以来人们关心得最多的还是它别出心裁的外观和财政的巨大投入,这种关注几乎淹没了对大剧院的演出实用性的关注。譬如说上述小演奏厅的事情,既缺乏记者报道,又没有舆论关注,而这样的事情恰恰是和艺术家、观众最切身的事情。用一句无奈的话说,既然无法阻止大剧院的建造,就应该设法让大剧院按照更符合普遍利益和艺术利益的内部形式建造。不幸,这个主题是我们缺乏大剧院文化普及的民众所无法涉及的,只能由媒体和专家们代言。
  媒体对此表现如何呢?我看到大部分报道最不厌其烦地关心硬件,很少深入了解国家大剧院的软件建设结果。在对大剧院的富丽堂皇介绍之后,大部分媒体自然过渡到大剧院的演出剧目安排上,随着剧院和演出方的宣传节奏,津津乐道于谁首演,剧目安排等等。似乎之前轰轰烈烈的争议已经完全不需要答案。
  我深信,大剧院的抢手毫无争议,甚至可以肯定,有些艺术家为了在特定时刻进入这个殿堂,会不惜压低身价。有些观众为了赶时髦,会设法高价买黄牛票。但是用花团锦簇来促进遗忘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人们总会在特定的时刻想起来,很多决定在公众意见缺席的情况下做出了,很多公众曾经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答案,媒体的职责正应该实现公众舆论的持续。
  专家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我留意到直到试演阶段,很多评论者还在质疑它造价的昂贵。这样的质疑非常无厘头,典型的无效质疑,预算阶段您干嘛呢?国家大剧院的预算基本上是公开资料可以查到的。这如果出自一般老百姓之口,也就罢了,竟然占据很多大众媒体的评论版面,除了引发老百姓同样的感叹外,还能起到什么更好的作用呢?论者缺乏专业的素质,总是在任何时刻摆出一付代大众立言的样子,喷一通正义的口水,不仅于事无补,反而遮蔽了在不同时间点上应该关注的不同事实。
  当然我们也不能怪这些着急的评论者,面对国家大剧院这样代表国家代表人民的超级公共建筑,他们希望这些话能够提醒有关方面注意民众的呼声,这种意愿本身是积极的。糟糕的现实在于,了解国家大剧院内情的专家并非没有,他们却少有情愿替大众立言的。不知道这种情况背后有什么内在运转逻辑。
  建筑学是一项极为专业的学问,不光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尤其是剧院设计,需要尽可能让最多的观众听到看到最好的声光效果。现在国家大剧院建好了,似乎应该有相关专家对公众交待一下,这个用公共财政建造起来的超级公共建筑,除了装潢富丽堂皇之外,还有什么技术上的幽深之处值得期待;实现了什么,没实现什么,改变了什么,增加了什么,减少了什么……这些都缺乏交待。仿佛一夜之间,国家大剧院就从建造过渡到使用阶段,建造的过程既没有什么交待,结果也无须细究。
  公共建筑的立项需要公众参与。公众参与不是一句口号,它第一需要目标诉求讨论,第二需要知情权,第三需要了解目标达成情况。这三个需要都离不开专业智囊支持。公众如果缺乏代表公众的知识分子的支持,他们的参与只能是盲目的,缺乏建设性的,只能空洞地喊一下“太贵了”、“不好看”之类的外行话,所谓的参与只能流于形式。
  在国家大剧院这个项目上,我们在建设之初没有看到来自公众的明确的目标诉求,建设中又缺乏知情权,现在,建造完了,甚至也并没有一个面向公众的目标达成情况交待。这个公共建筑的公共二字究竟体现在何处呢?它更应该被定义为国家建筑,用某些专家的话来说,它代表上层建筑。
  问题是,一个由北京市财政和中央财政拨款建设,并且每年都需要大量维护管理费用补贴的项目,真能这么说吗?
  尽管有很多疑惑,我还是愿意把国家大剧院想象成一个公共建筑,我想大部分人也不希望国家大剧院像人民大会堂一样包含太多的政治含义,毕竟,艺术不同于政治,需要更多个体的创造性参与才能繁荣和持续发展。大剧院本月22日就要正式首演了,相信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出于好奇,会对这个剧院保持相当的热情。但是。
  愿国家大剧院能代表国家,更能包容百家,成为涵养公众艺术精神的开放广场。■

  作者为资深传媒人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